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

我愛上體育課了到底......

 我愛上體育課了到底…~淺談體適能創意教學

主講人:湳潤.伊斯坦大

壹、前言

隨著時代變遷與科技不斷在進步,人類的食衣住行以及身心方面都有著相當大的突破,從農業時代的人力操作到今日的機器取代人力,過去舊思維下的「填鴨式教育」,嚴重受限國民的思考力和創意力〈莊淇銘,2009〉。職是之故,面臨知識經濟與科技發展並重的時代,教育不再只是提升國民知識水準,同時也必須培養國民創造思考能力,以作為國家協接世界發展的基礎。吳清基(1995)認為決定教育成敗的因素很多,教師素質的良莠就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。因此面臨新時代的潮流,教師必須擁有與時俱進的教學能力,才能使國家的教育政策更符合學生的需求。

教師若要有與時俱進的教學能力,創意教學是必要的。因為從民國85年行政院教改會公佈之「中華民國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」提出「多采多姿,活潑創新」之現代教育方向,開啟了創造力教育時代。接著於民國92年政府提出「創造力教育白皮書」,其中的六項先期行動方案之一就包含「創意教師成長工程」(教育部,2003)。由此可知,創意教學已然是目前教育改革重要議題之一。

何謂「創意教學」?沈翠蓮(2006)認為創意教學包括創意的教和創意的學,師生在教學互動中產生創意產能的教學相長的歷程。就內涵來看,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採用多元活潑的教學方式和多樣豐富的教學內容,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,以培養學生樂於學習的態度和提升學習能力(吳清山,2002)。就時代意義來說,分別為突破教師傳統教學窠臼、符應知識經濟社會需求、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興趣、因應教育改革發展趨勢(吳清山,2002)。

綜合上述,隨著時代與科技的變遷,政府為維持國家競爭力,開始重視培養國民的創造思考能力。學校、教師身為教育工作的第一線,自然擔任起重大責任,因此教育部提出「創造力教育白皮書」,希望能透過學校和教師的相互配合,改變教師傳統教學的舊思維,取而代之的是實施創意教學。在本文中就是從創意教學談起,進一步探討教師要如何來精進教學能力。

一、到底…什麼是創造性教學(creative teaching)

創造性教學(creative teaching)並非以培養創造力或創造思考為主要目的,而是教學具有創造性,使教學活動具有生動、活潑以及多變化。因此陳龍安(2008)才把創意教學分類到創造性教學之中。張玉成(1984)把傳統教學與創造性教學進行分析比較(如表2):

一、到底….什麼是健康體適能

國民體能可以分為兩部份,一為與健康有關的體能 ( 包括:身體組成、肌力與肌耐、柔軟度、心肺耐力 ) ,即為健康體能;另一為與運動技術有關的體能 ( 包括:速度、協調性、敏捷性、平衡感、爆發力、反應時間 ) ,即為運動體能。

而體適能( Physical Fitness )簡單的來說是指身體適應生活、運動與環境(如溫度、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)的綜合能力。體適能較好的人,在從事體力方面的活動或運動時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,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。

二、到底…健康體適能檢測的主要目的

正確的體適能檢測與評估可以幫助您從安全有效的運動中得到益處,體適能檢測的主要目的如下:

1. 了解個人目前的體能狀況。

2. 避免可能產生的運動傷害與危險。

3. 提供個人化運動處方的依據。

4. 可針對較弱的體能進行強化。

5. 評估運動前後的效果與進步情形。

三、到底…擁有健康體適能的好處有哪些

1. 減緩老化、避開疾病

2. 降低體脂肪,獲得肌肉預防肥胖

3. 降低糖尿病的危險

4. 無論年齡大小均有益處

5. 能預防心臟疾病

6. 能抗下背痛及預防骨質疏鬆

7. 提高生活品質

8. 能強化心靈上的健康、紓解壓力

9. 節省醫療支出

四、健康體適能之運動處方

健康體適能之運動處方建議簡表

項目

運動種類

運動頻率

運動時間

心肺耐力

跑步、快走、上下階梯、游泳、舞蹈、騎自行車、跳繩、球類運動 … 等有氧運動

每週至少 3~4 次

每次至少 15~30 分鐘

肌力與肌耐力

重量訓練、仰臥起坐、引體向上、伏地挺身、背後挺伏 … 等肌力訓練

每週至少 2~3 次

每次至少 1~3 組,每組至少 10~15 下

柔軟度

伸展操、瑜珈、皮拉提斯、墊上核心 … 等

每週至少 2~3 次

每部位肌肉至少伸展 15~30 秒

身體組成

有氧運動及重量訓練

每週至少 2~3 次

每次至少 15~30 分鐘,每次至少 1~3 組

貳、到底…結合體適能創意教學

一、範例教案

1、活動名稱:只有「遠傳」沒有距離

運動項目

體適能遊戲

強度

□輕度 □適當 ■高難度

活動名稱

只有『遠傳』沒有距離

適合年齡

13 ~

時間

15~20分鐘

活動目標

• 透過遊戲競賽提昇學生心肺能力、敏捷性、協調性。

• 加入籃球、橄欖球、手足球等多種運動元素增加遊戲豐富性。

• 學會遵守規則並服從裁判。

• 學會與人合作與互動,並活用戰略於比賽當中。

• 比賽衝撞程度低,適合各年齡層參與。

• 活動參與人數高,一次可多人同時活動。

教學資源

• 水管(或木棍)約五公尺長 * 2

• 角椎 * 4

• 軟式排球(可用各式較安全的球類) * 1

• 哨子* 1

• 計分板* 1

• 海報* 1

項目

活動流程

評量

教具

熱身

主要 活動

1-1 規則解說 1-2 熱身活動 2-1 簡易規則熟悉遊戲方式 :

• 傳球得分遊戲

a一次十個人分兩隊上場,在場上的進攻方藉由成功傳『五次球』來完成得分任務。 b傳球者不可走步移動位置、球不可回傳、不可運球。 C必須藉由快速移動來擺脫防守隊員傳球。 D防守方只能空中抄截接球,不允許球員們身體上

海報

的接觸與碰撞。

2-2 主要遊戲:只有『遠傳』沒有距離 先前遊戲之延伸,增加球門與防守員,提高遊戲難度。進行時間為十分鐘各分為上、下二節的比賽,得分方多者得勝。 進攻規則:

• 一隊十人上場,五人防守球門五人進攻。

• 拿球方為進攻隊,進攻者需傳球五次以上方可以『滾球方式』進攻敵隊球門,傳球者不可走步移動位置、球不可回傳、不可運球、不可持球多於五秒,以上皆為違例動作。

• 無持球隊伍除了球門前隊員外,其餘五名隊員可進行防守與空中抄截球,但不允許身體上的接觸,違者視為犯規。

• 進攻隊若持球移動、沒用滾球方式進攻球門或故意與人肢體產生接觸,則由另一方獲得控球權。

• 防守方犯規後皆由進攻方從中線發球開始進攻。

• 死球後界外發球,進攻傳球數需從新計算。

• 進攻方傳球五次攻擊後若無得分但又重新獲得球權則可連續進攻。

• 守方出現犯規時記個人犯規一次,個人第三次犯規產生則犯滿離場並不得再補進球員上場。

球門隊員防守規則:

• 球門防守隊員的手不能離開水管,並且以手勾住或握住水管以橫移方式阻擋球進入球門,若球超越防守隊員進門則得一分,時間到勝分較多的為獲勝者。

• 球門防守隊員蓄意用手接進攻隊進攻的球,則由進攻隊得分。

• 球門防守隊員只可橫移擋球,不可往場內方向前進與踢球,違者違例對方球。

• 防守球員若成功防守進球後將球踢出界,由同隊進攻者界外發球後進攻。

學習單

角椎 軟水管 哨子 計分

3-1 獎勵優勝隊伍 3-2 心得分享: a 團隊運用何種戰術來得分? b過程中,發生失誤,團隊如何解決問題? c運用何種技巧來傳球與進攻較不會產生失誤? d未來比賽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來提高團隊獲勝的機會?

影片介紹: http://www.fitness.org.tw/gamenew02.php

2、活動名稱:揪狐狸尾巴

運動項目

籃 球

強度

□輕度 ■適當 □高難度

活動名稱

揪狐狸尾巴

適合年齡

10-18歲

時間

10分鐘

活動目標

1.能熟練地運用個人之動作技巧於活動中,以展現籃球運球學習 之成效。 2.在活動練習中,能應用各種戰術、戰略以增進運動表現與團隊 合作精神之展現。 3.能藉由活動之參與,增進個人心肺功能,以達到體適能之提升。

教學資源

1.籃球6顆。 2.計時器。 3.作者自訂之遊戲規則。 4.1公尺長度之布條數10條(得視參與人數多寡而定)。

項目

活動流程

評量

教具

1.遊戲規則介紹與動說明。

2.運球動作練習與著裝之檢視。

3.活動開始。

1-1擔任揪者做運球動作,揪布條時不得停止運球或讓球離開身體,否則視為無效的揪取動作,被揪者不算出局。 1-2被揪者於褲腰處夾一條布條,被揪時,雙手須上舉放於腦後(奔跑時可不必),不得放下做出阻 止揪者揪取布條的動作,否則被視為犯規,判定出局。 1-3被揪者失去布條即應立刻離開場地外。過程中如有跑出球場之範圍者,亦視為出局。 1-4揪者可運用合作夾擊的戰略做揪取的動作。 1-5分成二組輪流交換擔任揪者與被揪者之角色,在籃球場大小的範圍內移動,進行計時賽,每場5分鐘。

2-1各組須選出運球技術較佳之男、女生各3名擔任揪布條者,並先行練習運球與討論戰術。 2-2擔任被揪者先行在布條一端打上

二隊相互比較以最少時間揪完或在限定的時間內被揪最少者為勝。

自訂之遊戲規則。

籃球

布條

計時器

4.活動結束。

一個節,然後將節頭部分塞進褲內約在鬆緊帶之位置,餘部分露在外面約及膝蓋之部位高度。

3-1擔任揪者站立於籃球場之四個角及中線二邊之位置,共6個點處準備發動攻勢。 3-2擔任被揪者採集中於中圈位置或分散於場內之方式,待勢閃躲、逃避。 3-3裁判哨音響起即開始,並計時5分鐘。

4-1清點剩餘之人數或所花費之時間多少。 4-2二組人員角色互換,並依上述之程序再進行一 次,然後相互比較成績定出勝負。

影片介紹:http://www.fitness.org.tw/gamenew05.php

3、活動名稱:丟帶跑

運動項目

飛盤+折返跑

強度

□輕度 ■適當 □高難度

活動名稱

打帶跑

適合年齡

13-18

時間

30~60分鐘

活動目標

增進團體凝聚力、溝通能力、將體能訓練樂趣化

教學資源

飛盤*1、角錐*1

項目

活動流程

評量

教具

壹、準備活動 一、集合點名並確認學生身心狀況 二、主題闡述(說明場地規則與注意事項) (一)場地 場地以中線分成進攻區域與折返跑區域,位於折返跑區域的標的物距離中線的垂直距離約十公尺,如圖。 (二)注意事項 1.不得有利用飛盤攻擊人的意圖。 2.防守方不得妨礙進攻方做折返跑。 3.提醒進攻方進行折返跑時,需同一方向,以避免對撞的情況發生。 三、熱身與伸展運動

貳、發展活動 一、分組

迅速集合 認真聽講

確實做操

認真參與

飛盤+角椎

將參與者(一班學生人數約卅人左右)均分為兩組,需考慮性別與實力,兩組輪流為進攻方及防守方。 二、選邊 以猜拳的方式(可用飛盤擲準或擲遠替代),贏的一方選擇先進攻或先防守。 三、進攻方式 進攻方具有三次打擊機會,組員需男女輪流擔任打擊者(避免只有男學生擔任打擊者的情況發生)。進攻區域為打擊者正面視野(180o)的區域,打擊者將飛盤擲向進攻區域,當飛盤離手,進攻方全體組員(包括打擊者)由中線開始向標的物進行折返跑,需繞過標的物並且回程時超過中線,認定為「進攻完成」。 五、防守方式 防守方需先指定一人為捕手,站立於中線的防守點上(可固定位置)接飛盤,其餘組員則分散於進攻區域中接補飛盤。打擊者擲出的飛盤不論在何處被接補,最終需傳到捕手手上(確實接補),且捕手的任一腳需踏於防守點上,方認定為「防守完成」。 六、計分方式 在防守方「防守完成」時,由教師鳴哨凍結時間,並計算進攻方「進攻完成」的人數,以五人為單位,每五人得一分,多出的人數無條件捨去。

參、綜合活動 一、集合並做緩和運動 二、宣布勝出組別 三、宣布回家功課及下節課課程(投籃)

迅速集合

認真聽講

影片介紹:http://www.fitness.org.tw/gamenew08.php

4、活動名稱:跳圈圈接力賽

運動項目

基礎體適能

強度

□輕度 ■適當 □高難度

活動名稱

跳圈圈

適合年齡

13~17

時間

50分

活動目標

提升學生基礎體適能,以遊戲方式進行讓學生能快樂練習。

教學資源

呼拉圈20個、壘包四個、哨子一個

項目

活動流程

評量

教具

1-1暖身操練習跳躍動作及跑步動作。 1-2將全班分成四大組,排成一排,並說明跑動流程。 1-3說明與示範動作

1. 跑步跳

2. 左右單腳跳

3. 跨步跳

2-1活動開始 Part1-四大組 學生練習活動1-跑步跳 學生練習活動2-單腳跳 學生活動練習3-跨步跳 Part2-兩大組 學生活動練習1-跑步跳 學生活動練習2-單腳跳 學生活動練習3-跨步跳 Part3-一大組 學生活動練習1-跑步跳 學生活動練習2-單腳跳 學生活動練習3-跨步跳 *四個壘包壘起讓學生自由發揮跳過壘包動作。 2-2綜合討論

1. 說明動作的優缺點。

2. 請動作佳的學生示範。

3. 說明基礎體適能的重要性。

影片介紹:http://www.fitness.org.tw/gamenew09.php

參、結論

根據研究顯示體適能愈好的學生其意志力、瞬發力、敏捷性、反應時間、情緒管理能力、判斷力是其改善體質、調適生活適應能力、及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等成功的原因。筆者從訪談體育教師及研讀諸多文獻資料探討後,歸納獲致以下結論:

(一)體適能良好學生更健康且較活力,注意力集中較容易發揮潛能。

(二)體適能良好學生之抗壓力較高,易較能適應多元且競爭的環境。

(三)體適能良好學生在學習過程,會有較的判斷能力及優質的基礎。

(四)體適能良好學生在學習領域上,會有較旺盛的企圖心與好奇心。

(五)體適能良好學生,在身理與心理狀態較屬於正面導向學習期待。

(六)體適能良好學生面對心理低潮時,教能自動藉由運動舒緩情緒。

(七)體育教師有良好課程設計,易強化其驅體並可增強精神 意志力。

綜合上述結論之外,教師對學生是「享受運動歡樂、提昇生命品質」,亦是對學生體適能最終精進教學最佳法門。

參考文獻:

1、陳秀芸 精進教師教學能力:從創意教學談起

2、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

3、洪梅花 體適能與精神 意志關係之研究

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

籃 球 ~~運球轉身

 籃 球

~~運球轉身~~ 湳潤

[籃球起源] Naismith是加拿大安大略人,先在麥克吉爾大學攻讀牧師學準備作牧師但

讀了三年卻發現根本不適合,他的興趣是體育,但是麥克吉爾大學並沒有這一科系,因此忍耐到畢業,然後到了美國麻省的春田學院,謀得一個體育指導員的職位。由於春田學院是神職人員訓練所,所以學員都是年輕力壯的小伙子,剛出校門的Naismith和他們處的不錯。

麻省的冬天在十一月就開始下雪,室外運動不得不停止,但當時的室內運動只有體操與器械操,學員們覺的無聊而無精打采。有一天,春田大學體育系主任高力克博士問說,學員們是因為沒有適當的運動才如此無精打采,所以要求Naismith想一種能引起同學活動興趣的室內團體運動,讓大家快活起來。

於是他想起小時候曾玩過一種叫「趕鴉子上架」,兩夥人用一個卵石,看誰能把卵石先丟進一個凹洞裡就算嬴,他以足球代替卵石,並從市場工人裝梨子的動作中啟發靈感。於是以梨桶釘在室內運動場兩端,二樓凸出懸空的走廊外緣,由於懸廊有十尺高,因此決定梨桶就訂在十尺高的地方。再以美式足球、歐式足球與冰上曲棍球的規則,擬定了遊戲規則共十三條,此時就在聖誕節假期前夕,也就是籃球運動是在一八九一年聖誕節假期前夕發明的。

過沒幾天有位學生問說,那是什麼運動?Naismith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,這位學生建議說叫Naismith球如何?Naismith說不可,這位學生再建議說,那就叫籃球(BasketBall)怎麼樣?Naismith即刻贊成。在初期的十三條規則中,只有標題,而手寫的「籃球」兩個字,是後來加上去的。籃球這兩個字一直使用到一九二一年才轉化成一個字「Basketball」。

一八九二年一月,Naismith的十三條籃球規則正式刊登在春田學校的校刊(三邊報)上。當年三月十一日,有史以來第一場正式公開比賽上場,比賽的兩隊是春田學校的老師聯隊與學生隊,現場有兩百多名聞風而至的觀眾,結果學生隊以五比一獲勝。

籃球的演進在前二十年非常緩慢,如籃板在一八九六年才發明使用,到一九二九年才開始由兩位裁判執法。在一九零四年奧運表演賽是由懷頓學院、赫瑞姆學院和摩門大學(現楊百翰大學),打了一場室外冠軍賽。

[標準規格]

[運球目的] 球場上有兩種導動球的方式,傳球顯然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,因為它速度較快,但如果被堅強的防守所堵死,那只有用運球來發動攻勢了。因為合法的運球只有一次,所以必須『有所為而運球』。

不可無所事事的拍它兩下,當你決定從A點到B點,盡量節省運球拍球次數,盡量以傳球出手,以免遭到包夾。許多球員常犯一個毛病,就是運球運的太多了!

[運球訣竅]

首先最開始你要先練習對球的感覺,也就是手對籃球的球感,而再來實際的運球訣竅是,運球決不是雙眼看著球的動作,運球只能用到手指和手掌的趾部,而非整個手掌貼住球,若是如此反而更難控制球,另外不可死盯著球,頭顱打直,注視全場,如此才能了解防守陣式與全場狀態。

氣壓適中的籃球,每次從地板彈起的高度,至少是它原來被拍下距離的百分之七十五,因此運球並沒有盯著球的必要,要用手指來『看』球,用手指去接球。手指張開,伸縮手腕的推撫動作就可以運球了,不需重重的壓下去,輕微壓力就夠了。

無人可例外,想要成為高手,應該左右手都能運球自如,這種兩棲的運球能力,可以讓你被對手在強邊超前防守時,仍能打開進攻之路。

另外重要的是,當運球遇到防守時,你必須懂得保護球,使球盡量放低靠近地板,運球的手和手臂盡量向下伸,以縮短球在空中運行的距離,運球的手肘靠在遠離防守球員的體側。運球手的手掌在球體上方,不要盯著球看,應眼觀八方,準備繼起的招式。

用身體與另一隻手護球,隔開防守球員,若對手緊迫防守,切記不可猛力推動或扳開他,以免被裁判吹推人犯規。

[運球方式]

1.快速運球:

通常是在快攻時使用,一旦有了足夠的空檔,只要仍能控制住球,身體不失平衡,就應盡快運球前進。要想能運著球快跑,應該將球向前推出,約與腰同高,向前追球,頭部挺直,眼觀全場。

跑的越快,球推出的距離就越遠,此時,手掌的位置和保護運球不同,不是在球的正上方,而是在球後面,約與地面成四十五度角,這樣才能藉著 伸展手臂將

球在前方推得有力。快速運球時球要運的高,但不可高過臀部。

2.變速運球:

這種技巧在球場上屢見不鮮,用來誘使防守球員作出錯誤的判斷並失去重心。當對手死守著你,運球慢下來,幾乎要停的樣子,直起背脊,不過仍繼續拍球,等到對手因此而鬆懈了防守姿勢,立刻縮身,球推出去又重又遠,快速溜過他身旁,同時以另一手擋在中間護球。要訣在於運球突破時的忽快忽慢,可讓防守者的防守重心難以維持,而找到進攻的機會。

3.換手運球:

用一手運球靠近對手,將球從身前推向另一邊,另一手迎接著,猛然欺身而過,就是所謂的身前換手運球(crossover)。此招在球從身前而過時,暫時處於無動的狀態,如過換手的動作不能流暢柔順,很可能被抄截而去。

球盡量運低,若你用右手運球,靠近對手時,將球拍向左邊靠近左腳。右手一定要置於球側,以便推球橫過,左手準備迎球,手掌打開直指地面。觸球剎那要有瞬間的停留以便將球穩住,然後將球推向前方。保持低姿勢,用右腳內側將全身重量推向新的方向,右肩沉下,用身體護住球,盡可能緊貼防守球員而過。這個招式通常與變速運球綜合運用。

5.轉身運球:

此方法是透過快速的轉身來擺脫緊迫防守的一種運球方式,它有一個缺點:在運球球員轉身時,暫時看不見防守球員和其他的隊友。

向防守球員運過去,在他面前穩住身形,用左腳為中樞足(如果你是以右手運球的話),姿勢放低,轉身背向防守者。以左腳為軸轉動時,將右腿,右肩及頭拉到左邊去,轉動時右手繼續運球。兩腳必須張開才能維持平衡,右腳要迅速拉過來跨向新的方向。轉身動作要快,必須擺動右臂和右肩以助旋轉之力,右手從球頂移到右邊,從側邊將球推轉過去,球從左腿橫向而過,然後用左手繼續運球。相反方向的轉身運球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
半轉身運球:這一招的起始動作與轉身運球一樣,但是轉到九十度時就半途回頭到原位,有類似假動作的效果。這招要能發揮效果,出招收招都要快,轉第一個九十度時,手掌要在球體之側,在回頭的九十度時,手掌迅速轉到另一邊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