籃球運球
M字型路徑精進教教學
主講人:湳潤.伊斯坦大
壹、籃球運動起源
籃球是加拿大人 1891 年在美國發明的運動,因為是用兩個籃子
掛在牆璧上來投球,所以叫做籃球。後來因為每一次有人得分後,都要用梯子爬到牆壁上從籃子裏拿出球非常不方便,所以就用金屬框加上網子來取代。
貳、籃球運動場地設施
籃球運動可以訓練個人跑、跳、擲、轉身、突然停止等全身的活動,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和學習團隊的互助合作精神。籃球場的中間有一個圓圈,比賽開始的時候,雙方各派一個球員(跳球員)站在對
方的半圓裡面,等裁判把球拋得比跳球員高的時候,跳球員跳起來把球拍或傳給自己的隊員。離開中圈(中間的圓圈)以後有一條很大的半圓圈的線,叫做三分線。在三分線這個大半圓外面把球投進籃框,可以得到 3 分。在三分線裡面把球投進籃框,可以得到 2 分。當球員射籃得分後,要由另一隊從籃框下面的底線外面發球。如果在比賽的過程當中,球被甲隊的球員拍出邊線,那麼就在球跑出去的邊線外面,由另一隊乙隊發「界外球」。另外在籃框下面有一塊梯字形有顏色的區塊,叫做禁區
梯字形的上方,也就是靠近中圈的那一邊,叫做罰球線。球員在禁區裡面的時間不可以超過 3 秒鐘,當對方球員射籃後,球往下掉接近籃框的時候,不可以搶球。
参、籃球運動運球方式
運球方式大致有三種,而運球的基本類型不多不少也剛好有三種,如果你能在場上分辨使用不同運球類型的時機,並且巧妙的應用與轉換,將可達到克敵制勝的效果。
一、一般運球:
1.最普通的運球,當防守者離你較遠時,都是採用此種運球。
2.運球的高度最高大約大腿附近。
二、防守者緊貼時的運球:
1.防守者緊貼時的運球,將身體置於防守者與球之間,方便護
球。
2.將重心放低並擴展身體,達到最佳的護球效果,球要運得很
低,讓防守者無法觸及。
3.運球時可以使用手臂擋住防守者,以利護球,不過切記不可
用力向外推,以免造成進攻放規。
三、全速前進的運球
1.當你要快攻或快速推進時,運球的方式也需要有所改變。
2.運球的落點須在身體的前方較遠處,形成人去追球的狀態。
3.此時運球的高度可以較高一點,約在胸部左右,對全速推進
比較有利。
肆、籃球運球M字型路:圖1
五、結論
我們亦瞭解,運球目的有:上籃、過人、擺脫壓迫防守、移位尋求空檔、調整身體重心或步法等等;所以,這個「M字型轉身運球」,顯然就是對運球的目的做更有效進攻練習或做評量;,所以M字型轉身運球突破能力,對於身材矮小的一方更顯得相當重要。當對方擴大防守時,就必須要能運球突破,惟有這一方式,才能取得有利的進攻機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